许渊冲,生于1921年,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西南联大,在国内外出版中、英、法文著作已经120多部,被誉为“诗译英法唯一人”。
01
2014年,国际译联将2014“北极光”杰出文学翻译奖授予了93岁的中国翻译家许渊冲。这个每三年评选一次的国际奖项,旨在表彰那些推动文学翻译发展、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翻译家们。自1999年设立以来,这是第一次授予亚洲学者。2017年,许渊冲登上央视节目《朗读者》《开学第一课》的舞台,被普通人熟知。他在现场朗诵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《别丢掉》,他的动情,他的率直,他的赤诚,打动了屏幕前的观众。
1994年,他的中译英《中国不朽诗三百首》在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,这是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中国人的译作,并得到“绝妙好译”的评价。
1999年,他的中译法《中国古诗词三百首》在法国出版,被称作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”。
他将《西厢记》译成英文,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誉为“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,可以和莎翁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媲美”。
02
许渊冲毕生钟情翻译中国古典诗文,将一生的心血都奉献于此。
《诗经·采薇》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When I left there ,Willows shed tear.千山鸟飞尽,万径人踪灭。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,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.
《静夜思》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,I wonder if it’s frost aground.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looking up, I find the moon bright,Bowing, in homesickness I’m drowned.
在月光里”沉溺“,是《静夜思》最美的翻译了。难怪老师钱钟书在1987年的信中提及许渊冲和李白,都说“与君苟并世,必莫逆于心耳”——若李白能活到今天,必定和你是知己了。
虽已高龄,许渊冲仍关心时事,谈及当今世界文明之间存在的分歧,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或可提供解决思路。他不断提及《道德经》里的智慧,“Truth can be known,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-known truth(真理可知,但未必是你所认识到的真理)”,这是他对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的精妙理解与翻译。
他还曾撰文谈孔子的智慧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不要什么事都只想到自己一个人,而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。如果双方都能易地而处,为对方着想,双方就可以和平共处。对照当下,他认为这些也是西方文明应该学习的道理。
03
他对翻译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,谈起翻译上的问题总是滔滔不绝,声音洪亮。翻开最近出版的《燕燕于飞:美得窒息的诗经》中英文对照读本,他认真的向记者解释,诗经名句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的翻译。“‘君子’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成gentleman就不对了,好逑淑女的肯定是年轻人嘛,翻成young man不就行了。”
80余年的翻译生涯,许渊冲坚持“形美、意美、音美”的翻译理念,即翻译出的诗词,要像原诗的格式韵律一样工整押韵,更要有原诗思想上的意境之美。在翻译时“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,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”,他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与赤诚令人动容。
许渊冲说:“要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,后人的翻译哪怕只超过我一句,都是成就。”而在《许渊冲文集》出版人俞晓群眼中,这位“跨时代”的老人,他的学术成就,既属于那个时代,更属于这个时代。